导语:著名三农问题专家、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,乡村振兴是未来整个社会最重要的任务,也是在全球化挑战下,练好内功、强化发展动力的重要工作。
12月28日-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,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,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。
2020年脱贫攻坚全面收官,乡村振兴接踵而来,在2021年乃至更远的时间里,如何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?如何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?著名三农问题专家、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,“当前,面对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化挑战,更加显现出乡村振兴的压舱石作用。农业农村的发展,正在从过去粗放式的数量增长型,转变为质量效益增长型”。
百年大变局下,乡村仍是压舱石
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,再到今天的新发展格局下,乡村工作和乡村的改革,一直都是社会变化的重要基础。
近年来,随着城市化的发展,乡村发展相对滞后,进入21世纪后,乡村再一次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,温铁军介绍,“进入新世纪以来,乡村工作出现了几个重要的节点。首先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确立三农问题,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其次是2017年,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,也是这一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,提出了5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方针。再一次就是今年,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化挑战,更凸显出乡村振兴是应对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压舱石”。
“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,”温铁军说,“乡村振兴是未来整个社会最重要的任务,也是在全球化挑战下,练好内功、强化发展动力的重要工作”。
城市化之后,如何发展乡村
2020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,重点描述了未来“优先发展农业农村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”的战略。温铁军认为,这是一个发展方向转变的标志。
城市化加快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,但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,温铁军说,“那种房地产为手段的发展模式,确实也存在一定的泡沫,存在金融风险。事实上,2019年以来,土地征占成本已经高于房地产利润。惯性仍然在起作用,尤其是那些负债高的地方政府,仍在土地上做文章。但要看到,社会在变化,以前的发展方式,在未来已经不再是最好方式”。
城市化仍未完成,但发展的模式需要改变,温铁军说,“在今天,振兴乡村是安全的发展方式,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最好的方式,所以,不论是观念上还是行动上,未来的工作,都要积极转向乡村振兴”。
乡村振兴,需要新的发展模式
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多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,包括加快发展乡村产业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、深化农村改革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。
“乡村振兴的过程中,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式和内容,也在发生变化,”温铁军说,“以往的乡村发展,是数量增长型的,比如通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实现增产,通过企业化的种植提高规模和产量等。但这样的模式是粗放型的,而且农村参与市场、分享产业利润的空间不大。当前,农业农村的发展,则要转向质量效益型,强调绿色生态发展。包括我们国家提出的产业融合等,都是让乡村真正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,让农民分享更多的产业利润”。
农村工作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,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部分,在未来,这也是最艰巨、最繁重的任务。温铁军解释,“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—2022年)》提出的目标是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,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全面实现。而我们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表是2035年,这也意味着,在初步建成现代化之后,乡村振兴工作仍会继续下去,任重道远,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,全社会应该及时转变观念,从思想上、行动上,真正把乡村工作当做最重要的工作。”